除了玩手机, 就是闹着不去学校, 好好的孩子, 怎么就厌学了呢?

从前精神奕奕的儿子,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,变得精神萎靡、郁郁寡欢,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,也不爱跟人交流,学习彻底摆烂,只沉迷于手机,说他两句还受不了,脾气一点就着……

上学期末,我们实在忍不住了,没收了他的手机,他竟然一周没去上学,以此对抗。

为了安抚他,我们只好还给他手机,他去上学后,一直在低落的情绪状态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
学是上的,但是他上课睡觉,放学不写作业,坚持到期末又开始隔三差五的请假了。

用他的话就是不想学,去了也是睡觉,还不如待在家里。

“好累啊”、“没意思”、“不想干”,这些丧气话在他嘴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。

每天就是沉迷玩游戏、刷短视频在网络世界里寻找慰藉。

我无法理解,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,怎么就厌学了?

在初为人母的时候,我就全身心扑在了孩子身上,放弃了自己的爱好,远离了自己的朋友圈:

衣食住行围着孩子转,全部心思也投入到了孩子学习上,早起陪读,陪练游泳、象棋,监督学习,辅导作业……

可能也因为满身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,我对儿子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。

但凡儿子成绩低于98分,我就会忍不住焦虑,逼着儿子多做两套卷子。

如果发现儿子偷懒贪玩,还会克扣他的娱乐时间,让他不敢再犯。

小学时期,儿子确实取得了挺好的成绩,但却一直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。做事拖拉磨蹭,作业要我盯着写才行。

后来孩子考上了一所重点初中,结果开始不求上进、沉迷游戏。

我继续用高压鸡娃,儿子对我的付出不仅熟视无睹,有一次还说出了让我寒心的话:

“你天天在家,什么也不用做, 就知道逼着我写作业,也不如爸爸挣钱多,还好意思说是为了我!”

这一番话,如同一盆冷水,浇得我透心凉,也让我彻底醒悟:

我累,是因为我丢掉了自己;儿子不服管,是因为我没有什么能让孩子信服的。

02

但我也不能看着孩子继续摆烂,在学习了心理养育的知识后,我才弄懂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!

我的孩子不是懒,是能量低!

每个孩子天生就有积极向上蓬勃力量,但长久以来,我打着“为你好”的旗帜,对孩子的学习越俎代庖,夺取了孩子前进的方向盘,占据了指挥之位,让孩子缺失了对学习和生活的「掌控感」。

慢慢的,孩子处于一个“能量告急”的状态,压抑、焦虑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,他不知道自己是谁,只知道父母想要他做谁。

李玫瑾说:“父母的控制欲,是孩子最大的灾难。过度的控制欲,要么让孩子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,要么让孩子成为叛逆的对抗者。”

久而久之,孩子的生命力被消磨殆尽,就“废”了。

默薇老师给我讲过徐凯文教授在《时代空心病:焦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》一文中展示的一组数据——

北大一年级的新生,有 30.4% 的学生厌恶学习,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。还有 40.4% 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,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,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。

孩子在内卷的时代下,一切以学习为主,高竞争的学校环境让孩子无比孤独,被消耗了太多能量的孩子,很容易丧失价值感和意义感。

儿子每一个叛逆行为的背后,都是用对抗来维护自己的权利。

每一句顶嘴唱反调的台词,都是在呐喊“我的人生我做主”。

弄清了问题的本质,我心中伤心、愤怒的情绪也一扫而光。

我想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,才能修复亲子关系,让儿子找回学习热情?

我在这里分享两点,首先要调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,再放权,让孩子为自己做主,帮助孩子走出叛逆、厌学的泥沼。

03

1、调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,和孩子建立爱的链接

否定的话听多了,就会转化为孩子“内在的批判声音”,逐渐吸走孩子的能量。

想点然孩子内心的小马达,首先要调整平日里和孩子说话的模式。

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、被肯定、被支持的滋养,从而找到爱的链接和对自我认可的力量感。

刚入营的时候,我给儿子写过一封信:

通过这段时间初步的学习,我已经深刻的意识到,从小到大,妈妈关心你的人生规划、关心你的学习、关心你的网球,但很少关注你是否快乐、是否有烦恼、有痛苦、有委屈、有需求?

我都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解读,没有能站在你的角度,去考虑你的想法。

以至于妈妈这些错误的认知和做法,让我们产生了严重的冲突,也对你造成了巨大的伤害。

在妈妈的认知里,你是父母带到这个世界来的,所以妈妈认为你理所当然能接受爸爸的一切安排和约束。

在没有学习之前,从来没有想过,你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我只是不断粗暴的去灌输我的要求,去严格的督促你执行我的规划,从来没想过怎样能让你有力量和动力去走你想走的路。

甚至在你不想去上学的时候,不能保持情绪稳定,把负面情绪发泄到你身上。而没有意识到,你是在向妈妈发出求救信号。

妈妈在这里真诚的和你说一声:对不起了孩子!

所以,从现在开始,妈妈还要继续努力的学习。

学习的目的不是要改变你,更不是要对付你。而是通过学习,来完善我自己,处理我的焦虑和情绪的不稳定。

更重要的是,要通过学习,做一个合格的妈妈,能看到你的努力、你的优点,更能看到和理解你的不快乐、你的痛苦,与你同甘共苦,成为你和家庭的依靠和港湾。

孩子看完信后,首先就是担心我真的能改吗?

确实,刀刃向内、自我革命是很难的,但我开始时刻注意自己跟儿子的沟通方式,提醒自己好好说话,儿子的对抗情绪也渐渐消失了,亲子关系也越来越融洽。

2、放权,让孩子为自己做主

亲子关系最容易陷进的误区就是“权利博弈”。

之前的我希望为孩子铺设一条康庄大道,所以强势安排孩子的一切,孩子感觉权利被剥夺,继而用逆反来宣示主权。

最终的结果,就是两败俱伤。

现在就学习而言,我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,不再包办。

最近也是在暑假期间,孩子的作业完全是由自己做规划,远比我一意孤行,更容易落实到位。

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,比如收拾家务、选择自己的衣服,看似简单,却最容易快速地得到掌控感。

如今,我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好好工作,好好生活,闲暇时听听课,做做运动,写写情绪日记。

我曾以为,儿子脱离了我的管教,会肆无忌惮地娱乐,打游戏,不写作业。

但出乎意料的是,儿子不仅没有一味放纵,反而开始自觉学习了。

他说,看到我最近这么努力,不再紧绷地盯着他,自己可不能被比下去。

正如杨澜说的:

当父母最重要的是,让孩子看到你是一个充分享受人生的人,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,首先应该过非常充实和快乐的生活,让孩子们知道:

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。

如此,根本无需在孩子背后监督、催促、鞭策,孩子自会追随光而来。